贷款
2022-11-07 点击:1050
近日,央行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末绿色贷款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我国绿色贷款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4%。
近期,多家上市银行也公布了三季度贷款数据。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第三季度绿色贷款增幅亮眼。
国有大行绿色贷款增幅均在25%以上
据卡农社区了解,有19家A股银行披露的三季报或者历史公告中涉及9月末绿色贷款情况。从绿色贷款余额来看,六大行合计余额占据半壁江山,绿色贷款增幅均在25%以上。
其中中国银行增幅最为明显,达到36%;工商银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为34.0%;建设银行绿色贷款近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00亿元,增幅为32%;交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25%;邮政储蓄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4657.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11%。
在资金投向方面,工商银行公告显示,在服务制造业和绿色发展方面,该行优化以新制造、新服务、新基础及高技术客群为重点的公司信贷布局。交通银行重点支持了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清洁能源设施建设运营、能源系统高效运行等领域。
我国绿色贷款增长趋势未来是否会继续保持?对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预计我国绿色贷款增速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会高于平均贷款增速。当然,随着基数增大,增速会逐渐放缓。曾刚认为,增长趋势与整体经济的绿色发展低碳转型高度相关。自提出“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绿色产业在经济体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与之相对应的贷款需求在整个银行的贷款需求的结构中自然也会随之上升。
高碳行业转型过程中违约风险较大
整体来看,国有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表现亮眼。
中国银行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国际观察员杜红霞分析认为,国有大行在绿色贷款上存在三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一是国有大行对宏观政策的高效传导机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投融资总量、结构、节奏和定价管理功能;第二是国有大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战略升级和业务创新。当前绿色金融已成为国有大行的重点发展领域,将绿色金融发展要求融入发展战略等各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和产品布局,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有效发挥了引领者和主力军的作用;第三是国有银行自身的能力优势和专业优势。例如碳减排工具支持的三大领域,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大部分都是大型项目,对于技术有一定的风控要求,且大型项目对于贷款和风控都需要一定的经验,国有大银行在技术上会有一定的优势,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还在学习和逐渐进入中。
“发展绿色金融,意味着银行要将有限的信贷资源从传统产业中转移至具有明显环境效益的生态农林业、节能环保业、污染防治业等绿色产业,并对‘两高一剩’产业进行严格限入。在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绿色资产增量替代不足的情况下,这不仅会导致企业运营困难,更会进而引发存量贷款的违约风险暴露,进而影响银行经营业绩。”杜红霞称。
“与绿色贷款相比,转型金融领域仍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我们需要制定转型金融相关的政策以及准入条件,以确保整个传统高能耗行业低碳转型的顺利开展,在保证产能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同时把碳排放降低,因此,转型金融是下一步广义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曾刚表示。中小银行绿色金融风控体系
有待完善
与国有大行不同,仅有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公布绿色贷款情况。总体来看,披露数据的19家上市银行中17家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超过20%,占比近9成。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中部分银行增速尤为快。上海银行(601229)、江阴银行(002807)增幅均超过100%,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沪农商行(601825)等增速均超过50%。
据卡农社区了解,由于“双碳”目标以及绿色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可以预计未来绿色贷款可能仍会保持一种上涨趋势。相较于国有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把控,中小银行的业务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密切,对地方产业结构又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存在着人员技术不足以及盈利能力的挑战。
对此,中小银行自身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贷款业务能力。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认为,中小银行通常面临绿色信贷专业人员、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绿色信贷涉及绿色识别、定义、认证等多个环节,与传统信贷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对银行员工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中小银行绿色贷款未来的发展方向,杜红霞建议,对资产规模小、风险抵补能力弱、金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中小银行而言,找到适合自身稳健发展的道路尤为重要。围绕国家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中小银行应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做文章,创新各类金融服务产品,大力支持地方绿色产业发展,进而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