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 贷款

  • 信用卡

搜索

卡农金超

评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口子资讯 > 小额贷款行业分化加剧 区域小贷机构批量缩减

小额贷款行业分化加剧 区域小贷机构批量缩减

2022-01-17     点击:2075

小贷行业正持续萎缩,分化现象加剧。互联网巨头试图以互联网小贷牌照为切入点,以资金和数据流量为优势,加速布局金融商业版图。而区域小贷机构正批量缩减,面临新一轮洗牌,随卡农社区来了解下。

2022年,小贷行业或将持续洗牌!

今年伊始,360数科旗下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360小贷”)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增至50亿元。据卡农社区了解,360小贷是继美团小贷、蚂蚁小贷、度小满小贷、财付通小贷、京东小贷、苏宁小贷之后,第10家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小贷公司。50亿元是2020年11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规定的网络小贷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门槛。

巨头巨额增资谋求跨省展业的另一面,区域小贷机构因展业受限、客户资质相对较差、违约信用风险大、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等多重困境正批量缩减。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视点资格被取消,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9月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566家。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伴随监管的收紧和规范的完善,一些达不到监管要求标准的机构将被清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

“对于传统小贷机构,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并谋求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同时要着力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而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则要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控制杠杆率和贷款不良率,以自身生态场景的优势,满足更多长尾客户的需求。”受访专家指出。

小额贷款

互联网巨头开启增资潮

在暂行办法征求意见还未正式下发的间隙,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机构开启增资潮。360小贷经历过两轮增资,从5亿元增至50亿元,成为2022年第一家增资至50亿元的小贷平台。

不久前,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小贷”)也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50亿元,增幅达66.67%。这是京东小贷第二次增资,此前的2021年8月,京东小贷注册资本由16亿元增至30亿元。

据卡农社区了解,目前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门槛的小贷公司已有10家。其中,美团小贷2021年8月注册资本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去年6月,字节跳动旗下深圳中融小贷注册资本由30亿元变更为50亿元;去年4月,腾讯旗下深圳财付通网络小贷注册资本由25亿元变更为50亿元。

更早之前,苏宁金融旗下重庆苏宁小贷注册资本由40亿元追加至60亿元,蚂蚁集团旗下重庆蚂蚁小微小贷注册资本由80亿元追加至120亿元,度小满旗下重庆度小满小贷注册资金增加至70亿元。此外,南宁金通小贷注册资本89.89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贷注册资本也达到50亿元。

对于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机构的增资举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增资旗下小贷公司,首先是满足小贷特别是网络小贷展业的合规指标,符合监管的注册资本、杠杆率等政策制度要求;其次是增强业务发展、资产提升的可持续性;此外,也是对冲可能发生的业务风险,夯实合规经营基础。

网络小贷特别是全国性的网络小贷公司是近几年及未来小贷行业的发展焦点,在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监管要求下,生态型互联网公司要想深入开展信贷类金融业务,获取金融牌照成为必由之路,其中全国性的网络小贷牌照成为选择之一。

“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大规模增资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家都想抢有可能批的全国互联网小贷牌照,先增资到50个亿,先做一个入门的准备;二是有一部分小贷公司助贷的渠道受到了压力,手上多一些注册资本金,可以自主的投放,做一些‘蓄水’和‘调剂’。”

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纷纷增资满足50亿元的标准,这可能也是为了抢占先发优势以形成生态壁垒,让客户由于习惯和惯性留在原有的小贷生态当中,“再考虑到随着技术的优化和数据资源更好地被利用,未来小贷业务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

区域小贷机构缩减

巨头增资的另一面,区域小贷机构正批量缩减。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试点资格被取消。1月4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事实上,2021年以来,多地金融监督管理局出手对辖区内小贷公司进行合规排查。具体来看,去年2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取消了辖区内的5家小贷公司运营资格;去年11月,安徽池州市6家小贷公司试点经营资格被取消……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而202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686家,一个季度就减少了120家。

从更长远来看,据卡农社区了解,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9月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566家,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缩减至9352.52亿元,从业人员数从114017人缩减至65516人。无论是机构数量、贷款余额还是从业人数,这三项指标均在波动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从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来看,身份属性定位不明、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点问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服务能力。近年来愈加严格的行业监管也压缩着小贷公司的生存和展业空间。央行去年底发布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也预示着小贷公司的监管进一步收紧。

除此之外,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也冲击着小贷市场。江嘉骏表示,商业银行也不断推出小额信贷业务,对于借贷人来说,银行相比小贷公司,客户的借款成本会更低且信任感更强,这也致使他们放弃从小贷公司获取贷款,转投向传统银行渠道。

小贷批量减少属于自然的市场进程,从外部因素来讲,随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推进,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贷形成挤出效应。此外,随着监管体制的完善,逐渐弥补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以及不同板块之间监管失衡的状态,持续挤压了监管套利空间。因此,尾部的小贷公司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的能力遭到削弱,然后退出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然的过程。

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众多,其中地方小贷公司占绝大多数,近几年全国贷款规模和公司数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整体数量和规模都呈下滑态势。近几年,多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发布过取消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通知,主要面向违规、失联、空壳等小贷公司,体现出小贷行业监管的不断规范。

小贷公司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经济下行,信贷风险加大,小贷公司的业务很难开展;二是小贷公司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自身资金链吃紧,对外放贷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主动性,要把资金撤回;三是一部分小贷公司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很高,本身不够专业,自然被市场淘汰。

行业分化格局加剧

如今的小贷行业存在着一组鲜明对比:整体行业正持续萎缩,而互联网巨头试图以互联网小贷牌照为切入点,以资金和数据流量为优势,加速布局金融商业版图。在此背景下,未来小贷行业又将走向何方?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监管走向规范化,小贷公司自然面临洗牌,大量的以融资和资本运作(高杠杆)为目的的小贷公司必将被淘汰。

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增资是为了放大平台的数据、信息渠道和生态优势,通过金融牌照转化为收益。传统小贷基本上还是发放传统的、相对次级的信贷产品,本身的经营状况就不是很好,随着监管要求下浮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加大对小微企业投放,也压降了传统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空间。

对于传统小贷机构,嵇少峰建议,一是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这是一种常规的打法;二是要谋求多区域小贷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贷合作形成统一、批量的场景来落地执行,同时要做银行的“助贷”,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

地方小贷公司要发挥自身灵活和了解本地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到“小而美”,同时也尽可能地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

小贷公司不适宜面面俱到追求地域行业的迅速扩张,应先利用自身的行业背景、渠道背景,把某一行业、某一场景彻底研究透,建立合理的商业逻辑。针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特定客户,设计风险可控的商业模式。

针对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机构,车宁表示,网络小贷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建构完整生态、打造业务闭环、保障数据安全甚至提升企业估值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一些企业在没有其他信贷资质的情况下,网络小贷牌照对于其提升业务合规水平、防范监管风险方面颇有价值。此外,对于背景资源雄厚、业务场景丰富、客户流量充裕、技术实力强劲的企业来说,网络小贷牌照有很强的加持作用,可以凭此布局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信贷服务,在消费金融“红海”之外开辟业务增长“第二曲线”。

小贷公司必须按照金融机构监管,而其关联的母公司(互联网平台)则应按照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特别是要注意建立不同业务之间的防火墙,控制杠杆率,严格要求资本充足率,严格储备金要求,控制贷款不良率,防范通过各类“金融创新”转移风险的花式操作。

小贷行业的重点将放在风险控制上,行业里面的数据资源会存在马太效应。未来的小贷行业,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区域性小贷公司将走向灭亡,“小贷公司本身就是为了满足被银行忽视的长尾客户的需求,若互联网公司对全国性小贷业务相对垄断后,可能又会成为像传统银行这样的巨头,真正的尾部客户仍然会遭到忽视。”在江嘉骏看来,除了几家头部企业外,小贷行业中还会存在许多本地的、基于线下社会网络数据来实现风控的小贷公司,经营者和借款者共享同一张社会网络,从中能够更好地评估借款人风险,针对当地情况在助农、小微企业和消费信贷等方面开展特色业务,满足各层次主体的需要。

分享到:
上诉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卡农社区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户评论

已有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评论:

热门推荐 企业贷个人贷款计算器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