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2021-11-17 点击:2585
调解书与判决书形式上存在不同
我们知道,任何民事纠纷,法院始终将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在原告提交起诉书,法院受理之时,法院就会提醒双方,能和解的尽量和解。
开庭前,法院也会随时组织私下调解。即便是开庭的过程中,法院同样会主张双方进行调解,最后,法院宣判后,向被告发出了判决书,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和解来达到化解纠纷的目的。
顾名思义,调解书就是债务双方执行协商,不通过法院庭审裁决,然后在法院的见证下,双方达成债偿还的协议。比如,债务人承诺在一定的时间内,用一定的方式来偿还债务。而这种方法,被债权人接受且认可。而法院的判决书,是指经过庭审,双方提供证据,辩护等。最后法院裁决,认为这笔钱你该不该还,该怎么还,什么时候还。
调解书和判决书的区别
1、调解书,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而判决书是债务人被动接受的协议。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必须按照法院的裁决执行。
2、调解书,是双方协商后的意愿,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按照协议完成,双方还可以协商,直到履行完偿还义务。
但是法院的判决书则不同,一般而言,法院裁决后会给你一个期限,比如十天,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在这个期限内必须履行义务,否则就会被判为拒执罪。
3、如果债务人未能按照调解书履行偿还义务,那么债权人需要维权,只能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庭审裁决,最后才能申请强制执行。
而判决书则不同,如果债务人限期内未能履行偿还义务,那么债权人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必再经过庭审。
判决书并不比调解书有效
调解协议书,时间可长可短。而判决书则有规定的期限。
可能大家以为,只要法院判决了,债务人就有了压力,更利于还债。或者有了判决书,就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甚至将债务人搞进黑名单,让债务人寸步难行。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对于每一个债务人来说,谁都不想摊上官司,谁都不想跟债权人搞得水火不容。但是,一旦债权人一意孤行地将债务人告上法院,从此就在债务双方之间筑起一道壁垒。将债务双方置于敌我的矛盾之中。
此时的债务人,不但承受着失败破产的压力,还要忍受着债权人的极端催收,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己卷入官司,颜面扫地,甚至因为背上“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头,最后村部难行。
基于以上原因,债务人心理产生逆反情绪,甚至仇恨。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哪个债务人会主动地还债,而是千方百计地规避执行,包括转移隐匿破坏财产,甚至跑路,让债务陷入死循环。
而调解协议则不同。双方能够协商成功,就意味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理解和包容,债务人对债务规划方式的认可。
而且,协商过后,债务人不会接受方方面面的限制,反而更有利于债务人翻身,东山再起,更有利于债务的化解。
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就是债务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合约,没有特殊情况,一定按照协议的内容执行,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及时的跟债权人协商解决。
但是如果法院裁决,就是债务人跟法院之间的法律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不执行,就会涉嫌犯罪,轻者拘留,重者有牢狱之灾。
所以,对于债务人来说,一定要分清这二者的区别。不管是跟债权人之间的私人预订,还是跟法院之间的法律约定,都必须信守承诺。
对于债权人来说,对于债务人的包容,理解,反而会让债务人心生愧疚,更会促使他们积极履行偿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