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2021-12-29 点击:2170
今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推动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总量有效增长,质量、效率、效益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稳步增长
“2021年,金融监管部门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指引两个方面,加强了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服务小微企业的力度。”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定向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及资金工具优化等方式,持续引导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定向扶持、精准滴灌。
信贷政策方面,银保监会在《通知》中要求,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的“两增”目标。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需强化“首贷户”服务,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
除了保证信贷供给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今年监管部门还持续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今年延续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以及推动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方式改革,能够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一系列政策指引下,今年以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实现稳步增长。根据银保监会今年11月披露的数据,前10个月,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较年初增长27.6%,预计全年“两增”目标可以完成。
金融产品创新突破
“小微快贷”“码上贷”“助贷险”“涉疫情责任险”……有了政策护航,今年金融机构在创新民营、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推动“首贷户”银企对接,发展知识产权、股权、仓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适当降低受疫情影响严重区域、行业和企业工程履约保证险等保险费率……金融服务的形式也更多样、丰富。
今年金融机构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方面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领域: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等方式,提升了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用科技赋能金融服务的能力加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传统的税票贷、供应链金融等小微贷款产品基础上,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背景下,陆续推出绿色信贷、科创贷款、文化贷款等创新产品,显著拓宽小微信贷产品门类,实现服务的差异化。
如今,多层次的小微金融供给体系也在逐步形成。今年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全国性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发挥各自的优势,全国性银行发挥其资金规模优势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更多强调降成本,区域性银行发挥其贴近客户、灵活性强的优势着力服务本地区小微企业发展。
细如发丝、洁白如玉的“垂面”是江浙地区地方美食之一,浙江省临海市河头镇的“大石垂面”更是其中翘楚。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台州银保监分局获悉,今年以来,浙江临海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挖掘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在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支持下,通过对“大石垂面”产品本身和品牌建设进行全面评估,推出“大石垂面”集体商标质押贷款,为当地垂面生产者授信共计400亿元,有力支持了当地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可见,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深化,一稻一粟均能产生更大价值。
继续完善向实体经济让利机制
今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
对此,银保监会明确,将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优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在此基础上,未来金融系统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本身经营发展面临着相对更多的困难,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稳增长的情况下,更需着力保障小微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降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取成本等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继续探索通过“数字化+线下服务”的方式提升风控能力,严控信贷风险,确保小微信贷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
应大力推进供应链金融中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比如进一步发挥运、仓单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的作用。同时,金融监管与金融机构应致力于为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