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2025-03-21 点击:282
一、守约记录是“硬通货”
“客户有没有逾期记录?就像医生先看心电图一样,这是我们翻征信的第一眼。”
上周有个客户王姐,申请房贷时被拒,她自认收入高、负债低,很不服气。结果一拉征信,2年前有3次信用卡“1天逾期”——虽然金额只有几十块,但系统自动标注的红色三角标,直接让她利率上浮了0.3%。
我们内部有个共识:“1次逾期≈10次解释”。银行系统不认“马虎”“忘了还”的理由,只看数据。像连续5年“零逾期”的客户,我们甚至能帮他们争取“白名单通道”,比如去年一位企业主就通过我们拿到了4.35%的经营贷,比市场价低1.5%。
二、负债水位是“安全阀”
“客户总说‘我还得起’,但银行信的是数字,不是承诺。”
最近遇到一位做工程的张总:月入8万,但征信显示他有3笔网贷、2张刷爆的信用卡,加上车贷月供,负债率冲到85%。我们只能遗憾告知:“您现在申请房贷,要么接受8%的高利率,要么先清掉50万负债。”
我们给客户算负债率有个公式:(月还款额÷月收入)×100%。理想值≤50%,临界线是70%。比如客户月赚2万,如果车贷+信用卡月供合计1万,负债率50%刚好踩线;但若超过1.4万,70%的红线一亮,90%的银行会直接拒贷。
三、查询痕迹是“预警器”
“点一次‘测额度’,就相当于在征信上踩个脚印——脚印多了,路就堵了。”
上个月有个年轻客户小刘,半年内点了18次网贷平台的“查看额度”,虽然都没借款,但征信查询记录密密麻麻。我们送审了5家银行,4家标注“多头借贷倾向”,最后只批下来一家,利率还比别人高1.2%。
我们内部培训时会强调:“1个月超3次硬查询(贷款审批类),就是危险信号”。比如客户3月申请了信用卡、车贷、装修贷,4月再找我们做经营贷,大概率会被要求提供额外担保。
四、信息图谱是“定心丸”
“银行最怕的不是穷,而是‘不稳定’。”
去年帮一位外卖站长办贷款,他月入3万但总被拒——征信显示他2年换过3个手机号、搬了5次家,社保还是第三方代缴。我们花了2个月帮他固定住址、办理工作证明,才从农商行批下款。
银行验证稳定性的“三板斧”:
手机号≥2年(怕失联)
现单位社保≥6个月(怕失业)
居住地址≥1年(怕跑路)
满足这三条,就算客户是个体户,我们也能匹配到适合的产品。
中介的私房建议
做这行久了,我发现好征信的核心就三点:
像还房贷一样还信用卡
(哪怕只欠100块)
网贷别超2笔
(银行觉得用网贷的人“走投无路”)
每年自查1次征信
(央行官网免费查,避免被盗用)
我们最愿接的客户,往往是那些“平时不在意征信,但关键时刻能亮出A4纸清白履历”的人——因为他们才是银行眼里的“隐形VIP”。毕竟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你的征信分数,可能就是你的贷款利率。
请注意:贷款需明智,请理性消费。若有办理贷款或有渠道代理相关需求,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舒融通渠道,或者添加客服微信:15981988248,最安全的企业贷线上做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