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2023-01-09 点击:739
进入2023年,政策层面对于消费者刚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再度加力,释放积极信号。
聚焦房地产需求端,政策强调“因城施策”,且允许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整,无疑使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更加灵活、精准。
实际上,与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2022年已“初露端倪”。2022年9月末,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明确,对于2022年6-8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底前允许阶段性放宽首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据卡农社区了解,本次出台的政策使得这一调整机制更加制度化、长期化,在机制设计上也更加完善。涉及首套房的房地产长效机制率先落地,支持刚性需求的目的明确,既符合“房住不炒”基本原则,也为各地购房“刚需族”提供了更加稳定、长期的政策环境。
在金融管理部门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背后,房地产销售依然处在下行通道,购房者需求有待提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23.3%、26.6%。从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看,2022年12月同比降幅仍在20%以上。可见,当前房地产需求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如何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住房消费潜力,依然是一项重要课题。
“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不难看出,接下来在支持刚性与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仍有金融政策发力的空间。对于符合条件的购房群体,下调首付比例、取消“认房又认贷”、降低贷款利率等工具均应在2023年继续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也至关重要。除了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等房地产长效机制,增强金融支持政策灵活性、稳定性,做好保交楼工作,减轻居民购房“后顾之忧”也是关键。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针对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出的“金融十六条”措施,将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放在了首位。后续,如何持续做好保交楼、维护购房者合法权利,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