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2021-12-13 点击:2426
债务纠纷无法化解,很多债权人便通过起诉债务人,希望法院强制执行要回自己的钱。现实中,很多债务纠纷案件,即使官司胜诉,也申请了强制执行,可最后不到没有要回自己的钱,反而让将债务变成死账,呆账。这是为什么?
那么,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起诉后,有没有必要申请强制执行?
笔者的观点是:对于承认债务的人,坚决不走法律程序;对于有必要起诉的,谨慎申请强制执行。
我接触到很多债务人跟我反映:负债后,基本上一无所有,但是债权人根本不相信自己没钱还债,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自己起诉,然后申请强制执行。本来就没有钱,就算强制执行又怎么样呢?
但是自从被纳入了黑名单,让我难上加难。创业也好,工作也好,处处受限。几十万的债务,靠我打工,可能一辈子都很难还清。
尤其是前几年民间借贷泛滥,很多人都在这个金融市场分一杯羹,毫无防范意识,风险意识。一旦出了事,就怨天喊地,对簿公堂;像这样的债务人纠纷,多如牛毛。
为什么说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谨慎使用强制执行呢?
第一、没有偿还能力,强制执行毫无意义
很多债权人明明知道债务人没有偿还能力,可为什么还要申请强制执行呢?
1、希望法院能够冻结债务人的账户,执行回自己的债务;
2、为了给债务人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借钱还债;
3、为了出一口气,他们认为反正钱要不到,最起码让债务人待在黑名单里。
但是,对于确实一无所有的债务人,哪来的钱可以被冻结?哪来的财产可以被查封?又从哪里才可以借得到钱呢?当然,待在黑名单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除了能出一口气之外,强制执行毫无意义。
第二、强制执行间接地降低了债务人的创造能力。
这个问题多次论述过。
被纳入黑名单,限制债务人乘坐飞机高铁,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出行效率和工作效率。
被纳入失信人,对于债务人的正常经营也会影响,甚至限制担任企业高管。这让很多债务人失去了高收入的机会,降低了偿还能力。
被纳入失信人名单处处限制,多渠道公布债务人的信息,切断了他们同社会的来往。
部分地方甚至在债务人的驾驶执照上动脑筋。
甚至冻结银行账户,债务人连正常的生存都难以保障。
如此一来,债务人没有挣钱的机会和环境,如何偿还债务呢?
第三、强制执行,让债务人产生逆反心理
对于恶意逃废债的债务人,依靠法律手段进行制裁;
但是,对于本来承认债务的,或者没有偿还能力的,起诉就等于撕破了脸皮。
要知道,当被人起诉,送上法院,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再好的关系,再大的恩情,一旦闹到法庭,就意味着翻脸。
在加上被纳入失信人名单,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不讲信用,颜面扫地。
所以,很多人一旦被起诉,不是想着如何偿还债务,而是想着如何发泄心中的怨恨。
要么抗拒执行,要么躲避债务,甚至失踪跑路。
很多债务纠纷一旦进入法律程序,将很难化解,即使化解,也需要很长很长时间。这是不争的事实。
固定债权可以,但是不要把强制执行当成讨债的工具!
很多债权人说,不起诉,那么欠条过了诉讼时效,债务人不承认了怎么办?
其实这很好解决,首先跟债务人沟通,让他们在欠条诉讼时效到期之前,由债务人重新出具借条。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达成有效沟通,那可以去法院起诉,这样就可以起到固定债权的目的。
在此我也跟广大债务人说两句:没钱偿还,务必要跟债权人保持良好沟通,即使有时候会被债权人说几句,但是谁让咱们理亏呢不是?
有的债权人认为:只要起诉了,申请了强制执行,就一定可以很快拿回钱,这是愚蠢的认识。
如果有钱不还的,通过法院的查封,拍卖其财产,有可能会拿回钱,但那是极少数的。因为对于恶意逃废债的,早已做好了规避执行的准备,法院最终也只能终本执行。
那么,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呢?不执行还能慢慢收,一执行就死帐,这是债务纠纷的共识。
综上所述,当下最佳的讨债方案,就是灵活+耐性,放水养鱼,要让债务人挣钱还债,而不是以贷养贷,以债养债,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